上海一小區有人在車位燒祭品
新華社成都5月29日電(記者惠小勇 肖林 童芳 吳曉穎)大約三千年前,神秘的古蜀人祭天敬神,象牙是最珍貴的祭品之一。三星堆博物館展出的國寶級文物青銅大立人,很多專家推測他手中握的祭品很有可能就是象牙。
在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三號“祭祀坑”,考古人員將封裝好的象牙轉運(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第一層“秘密”
5月28日,三星堆遺址七號“祭祀坑”發掘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黎海超教授非常興奮,經過幾個月的發掘,七號“祭祀坑”終于到了器物層。僅1米長、0.6米寬、10厘米深的長方形解剖坑里,已經暴露出10根可分辨個體的象牙。
考古人員在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星堆遺址四號“祭祀坑”內清理象牙(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黎海超正帶著學生們,用竹簽一點點地把象牙周邊的泥土清理出來。這個過程必須非常細致,因為整根象牙附近,還有不少被燒過的象牙碎片??脊艑W家小心地把這些碎片收集,以便后期進行實驗室分析。之前5號“祭祀坑”出土的象牙器殘片上,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弦紋、云雷紋、羽翅紋等規整精細的紋飾,部分紋飾線條寬度不足50微米。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介紹,目前已發現的三星堆“祭祀坑”里,二號、三號、四號、七號“祭祀坑”暴露出的第一層文物都是象牙。
“我們推斷古蜀人在填埋祭祀物品的時候,有按照一定的順序,最上層一般是象牙?!比胶炅终f。
三星堆“祭祀坑”的許多器物可以看到燔燒的痕跡,是引人注目的祭祀場景表達??脊艑W家推測古蜀人使用了一種“燎祭”方式,即將祭品燔燒后填埋,象牙也不例外。
如果要提取別的器物,必須先提取象牙。最近兩、三個月,考古學家主要對三號和四號“祭祀坑”的象牙進行提取,截至5月底基本完成,總共提取了大約一百根成型的象牙。
記者在現場看到,已經提取出來的象牙被薄膜和繃帶包裹得嚴嚴實實,每一根都單獨放在一個木箱子里運往實驗室。
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負責三號“祭祀坑”發掘的上海大學講師徐斐宏告訴記者,三號“祭祀坑”已提取約60根象牙,最長的象牙1.5米,是目前為止提取象牙最多的“祭祀坑”。
每個“祭祀坑”的狀態都不盡相同,三號“祭祀坑”的象牙與大量青銅器疊壓在一起,有的甚至染上了藍綠色的銅銹,即使過了數千年也能感受到莊重盛大的遠古祭祀氛圍;四號“祭祀坑”的象牙被燒得比較厲害,表面呈深黑色;五號“祭祀坑”出土的象牙盡管比較殘破,但肉眼可見表面有精美紋飾;六號“祭祀坑”目前還未發現象牙;七號和八號“祭祀坑”的象牙剛剛暴露,期待接下來有更多驚喜。
“搶救”比餅干還要脆弱的象牙
提取象牙并不是簡單把象牙從“祭祀坑”里拿出來,經過近三千年的埋藏,看起來完整的象牙已經變得比餅干更酥脆,提取的過程無異于搶救。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謝振斌介紹,象牙提取的難點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象牙本身的腐蝕糟朽非常嚴重,自身的強度已經不能支撐它本身的整體性,有的象牙已經沒有釉質層了,外層是縱橫交錯的碎裂硬殼,里面相當于泥沙。如果不做任何準備地提取,一不小心就會斷裂破碎。另一方面象牙與象牙之間、象牙與其他器物之間,疊壓得特別復雜,沒有規律,保護象牙的同時,也必須保護好別的文物。
經過多輪專家論證會之后,確定的方案是,首先將象牙和周圍的器物和泥土分離,然后對象牙進行加固保持其整體性,最后從“祭祀坑”里提取出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荊州市文物保護技術研究中心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合力“搶救”象牙。
這是5月27日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內拍攝的象牙。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所所長肖嶙告訴記者,21世紀初發現的成都金沙遺址也出土了大量象牙,金沙象牙提取和保護的經驗運用到了三星堆。
“金沙當時使用石膏對象牙進行加固支撐,提取了24根象牙,之后使用有機硅對其進行封存,至少把象牙保存下來了?!毙め渍f。
這次在材料、技術等方面也有進步,荊州市文物保護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吳順清介紹,提取之前利用了高分子石膏繃帶對象牙進行臨時加固,這個繃帶使用方便,柔韌性好,更輕巧,對象牙本身的傷害較小,對周圍環境污染也較小。
在文物保護專家眼里,提取象牙只“邁出了第一步”,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象牙就會迅速化為一堆粉末。
“目前只是‘救命’,救護車拉回來再說。真正的保護還沒開始,象牙提取到室內后,是繼續沿用有機硅封存,還是用材料來對象牙進行本體保護,還處于研究過程中。國內頂尖的團隊都加入進來了?!毙め渍f。
象牙從哪兒來?
在三星堆、金沙這樣的古蜀文明的大遺址中,象牙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遺存。三星堆目前已發現約200根成型的象牙,金沙也發現了上百根象牙。而現代的成都平原,是沒有大象的。遠古時期這樣大數量的象牙,究竟是滄海桑田、氣候變遷留下的本土象牙,還是通過對外貿易進口的商品?
“象牙的由來,包括它們通過何種路線、何種方式進入三星堆,是考古學長期以來討論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范安川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關專家受邀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研究三星堆象牙和海貝來源,他們采用微量元素、同位素示蹤等技術,為解答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科技手段和視角。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的合作,拓展考古領域的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探索我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以及古蜀文明和中原商王朝之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揭示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地位?!狈栋泊ㄕf。
參與象牙研究的還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們,他們將從DNA方向來研究三星堆象牙來源。這對于復原古蜀國氣候、地理、環境,了解古蜀文明的貿易、交通、對外交流、文化因素等,有一定幫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張燕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現在工作已經到了最后的DNA測序環節,三星堆象牙的“秘密”有待揭曉。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eethenewyou.com/Parenting/64918.html